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内涵及主要内容

作者: 时间:2022-08-25 点击数:

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内涵及主要内容

新时代高职教育发生深刻变化,提出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赋予了教师职业发展新的内涵。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是指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教师发展体系的支撑下,通过系统化的职业素养塑造、专业理论学习、实践技能锻炼、科研创新研究等,实现教师个体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具体涵盖职业品质、职业精神、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等内容,需从道德、态度、知识、能力四个维度去理解和把握。

1.道德维度

职业品质是从道德维度对教师的根本要求,是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具体包括政治素养、师德师风、职业道德等。政治强是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的首要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优秀的政治品质。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立业之本、从教之基。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学校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业的底线要求,是作为合格教育者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和恪守的职业行为规范。2018年,教育部发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教师规范自身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了基本遵循。

2.态度维度

职业精神是态度维度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石,涵盖教育情怀、职业认同、职业满足感等。高职院校教师是特殊的职业,仅依靠法律规范、制度要求、道德约束难以胜任,需要依托教师内在的意识与精神驱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好老师标准,阐释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精神,教诲教师要坚守教育初心和育人的时代使命。引导教师认定职业教育为终身事业,激发教师职业认同,提升教师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3.知识维度

专业知识是从知识维度对教师提出的基础要求,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行业、专业间的传统界限已被打破,教师单凭传统的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必须学习新知识、跨领域知识,以适应新挑战。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应至少具备四种知识:一是政治理论知识。这既是教师个人政治成长的需要,也是课程教学的现实需求,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推进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背景。二是职业教育知识。包括一般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教学方法等,是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开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三是专业领域知识。教师要时刻关注专业发展前沿,及时掌握本专业及跨界专业理论、实践知识,以适应专业群、专业集群建设,满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需求。四是行业、产业发展知识。教师要熟悉行业、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新标准等先进元素,了解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

4.能力维度

职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具体包括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设计、实施、检查的能力,以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需求。专业实践能力凸显高职教育本质属性,是有效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关键,通常包含专业实训、企业实践、执业资格等。科研创新能力是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教师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体现,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正向引导作用。此外,高职教育定位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教师面向社会、企业、社区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服务、就业培训等各类服务,必须依靠其社会服务能力为支撑。(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1年第4期)